最新动态
大力弘扬优良传统 培育发展地质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5/20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六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指出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在地质工作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给出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是人。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地质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牢记爱国奉献的初心使命

弘扬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地质找矿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献身地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代代、一批批地质工作者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他们始终秉承“地质报国”的崇高理想,牢记初心使命,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栉风沐雨,跨山川、踏荒原,拼搏进取、默默奉献,克服各种困难探明无数矿产,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地质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水平的能源资源支撑,离不开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安全稳定供给,地质人更需弘扬地质报国精神、树立地质报国之志、力践地质报国之行,发展地质新质生产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苦干实干,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特别能吃苦的地质品质不变色,干事创业的韧性不松劲。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更多难题需要克服、更多技术需要攻坚。越是在艰难时刻,越是需要精神的激励和信念的指引。

地质行业野外工作、点多线长、流动分散。地质队员们面对的,有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有防不胜防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有交通和通信的不便以及常年离家的愧疚和孤寂。然而,却很少听到他们抱怨。在他们眼中,更多的是自然景色的壮美,在他们心中,更多的是科学探索的乐趣,是探获矿产的喜悦、是完成工作使命的畅快和自豪。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地质人,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一群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扛得起重任的铁血儿女。为鼓励全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新型能源的主力军,局党组深入落实“四下基层”践行为民宗旨,出台了一系列向基层一线倾斜的政策和举措,在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思想上关怀,让地质人艰苦不吃苦,为地质人提供坚强的保障。

勇于开拓创新的不懈追求

弘扬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就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遇到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地质理论、技术和工作难题,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地勘工作的发展格局。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增强地勘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地质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地球浅表,而是逐步向深地、深海延伸和拓展。省煤田地质局发扬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科技攻关,强化地质科技引领,积极推进数字地质建设,建成全局业务管理应用平台,为传统地质插上“数字翅膀”。全局建有19个省市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参与起草了1项国家标准和3项能源行业标准完成各类科研成果200多项,1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3项成果获厅局级奖励,干热岩勘查、开发及实验性发电在全国领先。河北煤田地质人以实干实效,给传统的地勘工作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省地勘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中扛起了责任与担当。新时代的地质人正积极昂扬、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美丽河北贡献地质力量。(贾彦虎  沈青玉

返回上一页